无患子自古一直是我国民间常用的洗涤用品,尤其常用于洗发和洗面。古今医学书籍都对无患子的洗涤作了详细的记载,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述:无患子洗发可去风明目,使头发光亮柔顺,洗面可增白去斑。无患子是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用于洗发洗面的植物。
无患子皂苷是**落叶乔木无患子果皮的提取物,主要表面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(Ⅰ)、倍半萜糖苷类(Ⅱ)、脂肪油和蛋白质,是一种**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,无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洗涤剂、香精、色素和防腐剂。具有很强的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,用于皮肤清洁(沐浴、洗脸、洗手、洗发)和衣物洗涤,洗洁性能好,有效*污垢,无异味,抗菌美容,增白、*。**降解,温和无刺激,不会产生有害人体健康和有害环境的残留物。
无患子皂苷含有丰富的糖苷类物质,主要为三萜皂苷类、倍半萜糖苷类,已证实作用于人体皮肤有抗菌、杀菌和祛屑止痒功效。除此外还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,如:还原糖,脂肪酸,无患子提取物功效,油脂,油酸,类,菸酸,核黄素,蛋白质,维生素C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及赖氨酸、酪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甘氨酸和组氨酸等10多种。
无患子皂苷是一种**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,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,无患子提取物,泡沫丰富,手感细腻,去污力强,具有抗菌、环保、**、泡沫丰富、*污垢、抗菌美容、柔嫩肌肤、增白*等特点。
无患子在中国,自古即为人所熟悉,并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及医疗上。在肥皂未发明时,无患子果实被捣碎后捏成团状,制作成简易肥皂使用。由于其去油脂、去头屑的功用,也被民间用来洗发、洗脸。无患子的汁液PH值在5-7之间,呈自然酸性,泡沫丰富,手感细腻,去污力强,是无患子皂苷的主要作用。无患子的皂苷具有抗菌性。化学合成清洁剂问世后,无患子便乏人问津。可耕平地上的无患树被成批砍伐,改为农田;山坡地的无患子树,则被改种果树。目前,在人烟可及地区,几乎看不到无患树。所余的无患树大多分布在地势峻险或出入不便的深山或荒地。
明代**医药学家李时珍说:“山人呼为肥珠子,油珠子,因其肥奶油圆如球也。” 无患子俗称“肥皂荚”,较皂荚有更好的去污效果。《鸡肋篇》中记载:“浙中少皂荚,澡面,烷衣皆用肥珠子。木亦高大,叶如槐而细,生角长者不过三数寸,子圆黑肥大,肉亦厚,膏润于皂荚,故一名肥皂”.肥皂之名由此而来。
本草纲目中的无患子记载